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龙之谷》中几种常见的叠冰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但既然提到方法,就不得不先把原理回顾一下。
我在T4的时候写过一篇着重于原理的阐述,加上T5变动,整理如下:
(文中冰大是暴风雪,冰柱是冰柱喷射,冰风是弗罗斯特风,炼金冰大是冰柱释放)
1、需知无论多少层冰最多只应用2层冰的效果,每层50%增伤,满层100%。每个叠冰技能仅一层。
2、冰尖柱:冰尖柱HIT是与怪体积有关而不是固定值,如守卫冰熊关卡的法师一般为2HIT,守卫最终BOSS一般为4HIT,
满级冰尖柱单HIT结冰概率为29%,也就是说对于像守卫最终BOSS差不多体积的怪结冰几率为1-0.71*0.71*0.71*0.71=75%!
所以冰尖柱是必须满且善用的!
3、减抗:怪水抗影响结冰时间,不影响结冰概率,水抗与结冰时间关系大致为,若怪水抗为-30%,则技能结冰为原时间*1.3(除霜冻EX)
减水抗效果无视技能先后以技能等级为准,应用技能等级高的技能所描述的减水抗,目前有-10%的冰风冰刃冰刺冰舞和炼金的冰雪连天(满级-30%)
与其他减属性抗技能可直接叠加,如酒精生化智慧后缀。
4、霜冻EX:需知此技能HIT上只有2种可能:结冰——无减抗效果;没结冰——有一定时间10%减抗效果,
且,无论结冰或没结冰,效果都会直接被技能等级更高的有减水抗效果的冰系技能直接覆盖,
但是霜冻EX结冰后,减抗效果也不会被比他等级低的技能刷新减抗效果,
如给上16级的霜冻后,在结冰5秒内给11级冰风,怪身上抵抗仍然为0。
下面进入正题,目前主流的叠冰手法
1°起手冰:冰柱+冰大+后续补冰(没有冰大以冰河代替)
优点:起手快,提前使用可以在怪出来的一瞬间给上2层冰,让队友的第1个大招无损失输出。
缺点:冰柱+冰大实质只有5秒左右稳定2层冰,后续补冰的可控性不大;另外从队里的其他队员来讲,大部分职业都需要不少的起手技能才能开始最大输出,而此叠冰节奏队友最大输出的时候偏偏集中于冰柱冰大的后半程冰和后续补冰,爆发输出稍显不稳定;另外这种叠冰手法可保证的2层冰时间也不长。
使用经验:适用于短程节奏2层冰,如迷雾狼人或黑龙最终形态上升重力等输出点。刷守卫迷雾试炼的好东西。
2°持续冰:“冰柱+冰尖柱”“(减抗)冰河+冰尖柱”“霜冻+冰尖柱”“冰尖柱+霜冻”利用冰尖柱的短CD分组叠冰
优点:有效利用了冰尖柱的高结冰概率,假设冰尖柱100%结冰此方法可保证全程70%以上时间2层冰,全程结冰纯数据最大;实践中此手法不会出现较长时间一直没冰的情况。
缺点:依赖冰尖柱的结冰概率,如果在队友给大时冰尖柱没有结上输出损失很大;另外每组叠冰之间的衔接可控性也不高。
使用经验:适用于长程节奏2层冰,如节奏较慢的没有固定时间出全屏技能来回CD的所有BOSS。可以起手给冰柱+冰大后面用持续冰的手法叠。
3°配合智慧后缀最效率叠冰:“冰刺(减抗+触发智慧后缀)+冰河+冰柱+输出技能”
优点:带板子的冰河结冰时间与冰大一致但没有繁琐的起手站桩,冰河+冰柱以自身来说对比其他任意一种2层冰可以接更多的输出技能,配合稳定的减抗,将第1组2层冰结冰时间最大化且稳定。而且自己减抗的同时队友大多也在丢给大的前置技能,输出损失不会太大。配合智慧后缀,在前面几秒用结冰时间长的技能无疑是有效利用了智慧后缀的。
缺点:起手较慢,需提前给队友说来配合,习惯与第1种“冰柱+冰大“型冰灵刷图的遇到这种手法会很不适应,对于需要狂推的输出点使用此种手法需要很强的预判叠冰。
使用经验:适用于中程节奏2层冰,如黑龙各关卡等。尤其以有智慧后缀效果显著。后可接“(有爆发)霜冻+冰大+冰尖柱…(减抗)冰河+冰柱”“霜冻+冰大+冰尖柱…(减抗)冰河+冰尖柱”或“霜冻+冰尖柱…(减抗)冰河+冰尖柱”“霜冻+冰尖柱…(减抗)冰河+冰大”。
上面可以算比较主流的叠冰基础手法了,每个人可能有自己的扩展,起手冰接持续冰或效率冰接持续冰,高级的叠冰还要把BOSS的技能计算在内。
另外,鉴于炼金队伍日益壮大,冰灵若要与炼金好好配合,有那么2点需要注意的
1.加点上,霜冻等级应高,否则在被冰雪连天的怪上霜冻无法结冰,冰刺冰刃冰风等级应低,让冰雪连天的减抗效果正常发挥。
2.一般情况炼金的冰大会在第1波输出给掉,因此应尽量避免第1组叠冰用霜冻,霜冻+炼金冰大会使输出损失很多,原因参照最上段。
本来我是想发个视频展示下双智慧下第3种叠冰的叠冰效果,不过想了好久都没好好研究过,所以先不弄了献上这段文字。